上一页|1|2|下一页
/2页

主题:雷颐:文革时期“漂亮的脸蛋”还真能“出大米”。

发表于2012-08-03

“文革”时期,“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?”是一句民间流行语。此话出自朝鲜电影《鲜花盛开的村庄》,影片中一个媒人给一位小伙介绍对象,由于姑娘长相太丑,小伙百般不乐意,媒人劝解说:“脸蛋漂亮有什么用?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?”那时中国电影反来复去只有大家早就看烦了的那几部,而且剧中人都是高、大、全,说的全是官话、套话,根本没有这种生活化语言,所以中国大众趋之若骛的朝鲜电影中的这句话就成为流行语,直到现在,可能还是我们这一代人记忆中的“经典对白”。

其实,“漂亮的脸蛋”还真能“出大米”。

发表于2012-08-03
当时,我曾在一家工厂的成品车间当车工。那年代,谈美是罪恶,但有次全厂开职工大会,我们班组的组长忿忿不平地小声说:“他妈的,坐机关的这些女的一个比一个漂亮,厂领导把美女都弄到机关了,我们车间就没几个漂亮的。”听到这话,旁边翻砂车间的一位师傅回答说:“你老兄知足吧,我们翻砂车间的女的还不如你们成品呢!”
发表于2012-08-03
仔细观察,果然如此。女工们的平均相貎水平以厂机关里大量“以工代干”者最佳,然后以实验、检验、工具、成品、电镀、等公认的车间的“好”“坏”、工种的“好”、“坏”依次递减,翻砂最脏最苦最累,是公认的最差车间、最差工种,女工的平均相貌水平也最低。与熟人相谈,其他工厂也无不如此。那时的工作全都是“组织分配”,个人没有选择的自由,显然,人的相貌在工作分配中起了重要作用。在以爱美为“恶”、为“不洁”、为“资产阶级意识形态”的那个年代,“漂亮”还是能带来相当“收益”,还真能“出大米”。在现如今唯美是尚的年代,“漂亮”的“收益”一定更高,所出“大米”一定更多。
发表于2012-08-03
但是,必须凭外貌吸引顾客的行业情况如此,在不必与顾客直接打交道的更多行业情况也是如此,相貌俊美者在收入、提职方面也大有优势,原因何在?林先生的解释是:“但端好的男女,即使居于幕后,亦具经济效益。因为漂亮、英俊的人自尊心较强,工作起来信心十足,生产力因而较高;准此,他(她)们的‘美丽贴水’便物有所值!”相貌皎好者“自尊心较强,工作起来信心十足,生产力因而较高”?!在这种分析框架中,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”的心理因素完全不存在,美女俊男得到“优待”不是他们的雇主、领导、上级对“美”的偏爱,而是因为他们能力较强能创造更多的效益这种纯经济因素所致。将“爱美”的心理因素排除在外,便只能得用漂亮英俊者“自尊心较强,工作起来信心十足,生产力因而较高”这种明显不合事实(“自尊心较强,工作起来信心十足”与相貌实在是没有关系)的结论来做解释。摒除“心理”,仅存“效益”,真是典型的“唯生产力论”,典型的“经济学家思维”。
发表于2012-08-03
似乎是为了印证英国这所大学的最新研究,据2007年3月27日的《法制晚报》报道,北京一位19岁的女模特因诈骗巨款被判十年徒刑,在宣布完判决书后,主审法官接着对她作了一番口头教育:“你长得这么漂亮,本不该走上这条道路。希望你认真反省自己的错误,争取早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”虽然徒刑并未轻判,但一句“你长得这么漂亮,本不该走上这条路”还是引人深思。其实,无论什么人,长得漂亮或丑陋,都“本不该走上这条路”;“该”还是“不该”“走上这条路”,与相貌有何干系?二者之间果有逻辑关联?主审法官无意中的这句“不合逻辑”之语不仅仅是他个人的“潜意识”,而是一种深厚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反映。
发表于2012-08-03
现在舆论对大学生为找工作面试时花“巨资”美容多有批评,其实,这是社会普遍“以貎取人”的必然后果。因此,起码非直接与顾客打交道行业在招聘、招生面试时,在提职、加薪时,“主考官”和“领导者”应尽量克服对美的“偏爱”,尽量减少“美丽贴水”和“产米量”,因为这也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呢。
发表于2012-08-03
发表于2012-08-03
发表于2012-08-03

好长啊

发表于2012-08-03
以貌取人的社会啊 一直都存在
上一页|1|2|下一页
/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