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2|3|下一页
/3页

主题:【大揭密】宜昌那些街巷名称由来,太有历史感!

发表于2016-07-20

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?

因为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。。。

每一座城

都是一份情

动了情你才知道

宜昌每一个地方都带着浓浓的文艺情怀

这么个文艺的城市

真是一言不合就想怀旧啊。。



与老一辈的宜昌人聊天你会发现,问他们大半辈子的人生里,宜昌这座城给他们的记忆是什么,他们会微笑着与你娓娓道来:“我结婚的宴席是在老峡州饭店举办,我看的场电影在解放路电影院,我的块手表是在亨得利买的,我配的副眼镜在大光明,我和家人的张合影,是在留光照相馆……”


宜昌这个城市,从街道解放路开始,延展到今天的大街小巷,五经六络,但是那一条根,却永远地存进了这个城市人们的记忆里,成为一种记忆的格式,一个城市发展的图腾。


BUT,时代在前进,然而谁还记得百年前宜昌的那些古楼老巷?又有谁知道这些年来在宜昌你脱口而出的铁路坝、伍家岗,都有些什么由来呢?


【百年前的宜昌】







发表于2016-07-20

铁路坝




【铁路坝老照片】




【如今的铁路坝】




位于城区东部,东山西侧,系指西陵一路与云集路之间的一片平坦地带,面积0.5平方公里,现为“夷陵广场”。 1909年,宜昌开始修建川汉铁路宜万段,詹天佑任总指挥。由于铁路坝一带是修建川汉铁路的基地之一,因而得名,据说当时的场景风风火火,各路人马云集。后来因国民党曾将铁路坝改建为飞机场,所以,群众中也有把铁路坝称“飞机场”的。

发表于2016-07-20

桃花岭


明清时期,桃花岭还是宜昌古城外的一座荒岭。1876年《中英烟台条约》签订,宜昌辟为通商口岸后,英、美、法、日、意、德等国的商人纷纷来宜经商,不久,大小“洋行”发展到几十家,城区不断扩大。 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左右,英国人首先买下了这座荒岭,修领事馆,英国教会在岭上办华英,接着,德国领事府也从招商局街迁来岭上,美国教会在这里办美华。他们雇用中国人在岭上种了许多树木花草,但没有果树。


民国十年(公元1921年),有个名叫周楚江的人,父亲是宜昌洋行的买办,他大学毕业后也到宜昌一家外商*船公司当职员,他在大学是学农林园艺的,就在桃花岭买了一片荒坡,从老家淅江引进奉化水蜜桃良种二千株,把荒坡开辟成一片桃林。


几年后,桃树开花结果,桃子大而甜,年成好可收一百担左右,雇人弄到市上卖,很受青睐。周楚江的岳父王步点是宜昌的老家,他很喜欢这个地方,每逢桃花盛开之时,就邀集一些文人墨客,来此雅集,吟诗作赋。后来,人们因岭上有片桃林,就称呼桃花岭了。


【如今的桃花岭】

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
发表于2016-07-20

云集路


清末,川汉铁路宜昌至秭归段在宜破土动工。从山东、河南等省招募来的筑路工人,一批一批地来到宜昌,市场骤然鼎盛。修铁路的总办李瑶琴,发起组织宜昌盛商帮在现云集路东段电子管二厂、地区歌舞团处,划地数百亩修建一座商会大楼。以后商局修建马路时,就将商会门前的一条马路命名为云集路,取意为万商去集之义。


【百年前的云集路】




【如今的云集路】





发表于2016-07-20

二马路


二马路与通惠路(现解放路)大致形成于同一个时期,但这里的建筑要比通惠路整齐得多。二马路两侧楼房大都在民国十年之后建成,其式样和规模在当时的宜昌城区,都可算得上是首屈一指。


纵观二马路旧时的楼房,其特点有四:一是排列紧凑;二是西式造型;三是材料坚实,这些楼房至今大都 仍在使用;四是房屋多为三层。三层楼房在解放前的宜昌寥寥无几,也可以算得上是“高楼大厦”了。仅从房屋建筑来看,说二马路当时是商埠区的主要繁华街道之一,也是毫无疑问的。



日寇占领宜昌时期的二马路





【如今的二马路】








发表于2016-07-20

陶珠路


以活跃的集贸市场而享盛名的陶珠路,每天从早到晚都是挨肩擦臂、人群熙攘。同时,这条洋溢着欢笑的街道,也是宜昌市早翻修的一条马路。


在宜昌开辟为商埠以前,现解放路以东多为荒废的坟地。商埠局成立以后,兴修马路,由下而上,在下铁路坝上首开辟一马路,在日清公司与招商局之间修二马路,拟在奎星楼巷(浙江路口至江边一段曾称奎星楼街)扩修为三马路(也称新马路)。


春秋末越大夫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,后游齐国,又到陶(今山东定陶西北),改名陶朱公,以经商致富。因这条街,商贩云集。县商会取“富比陶朱”之典,将三马路改名陶朱路,后“朱”字又逐渐演变为“珠”字。


【80年代的陶珠路】




【如今的陶珠路】





发表于2016-07-20

得胜街


得胜街,旧称“半头街”,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改名为“得胜街”。得胜街位于古城东门外东北部。


相传,这里原来住的都是些穷家小户和菜农,房屋多是土墙草顶,甚是简陋。其中有一位石姓厨师,名德慎,绰号“石半头”,为人很好。据说他的烹调技艺不错,满清人都很喜欢请他当厨师。因此,年长日久,就存得了一点银钱,在当地逐步买得了几间茅草房子。这几间房子都在路的东南头,而面西北头有路无房,人们联系上房主人的绰号,就把这条街喊成了“半头街”。


现在的得胜街,不但早已建成了整条街,而且两侧还建有工厂。和居民住宅楼。



【如今的德胜街】






发表于2016-07-20

邮政巷


这是一条长不过百米,宽不足一米的小巷。然而,就在这条小巷两则的青石墙上却深深镌刻着宜昌百年的岁月。


1912年,这条一头通向长江边的码头,一头连接着当年使馆区的怀远路(现今的红星路)的小巷,因巷头设立了一家邮局,从此它便有了自己的名字——邮政巷。


【如今的邮政巷】




【邮政巷老照片】

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
发表于2016-07-20

墨池巷


在宜昌的街巷中,墨池巷完全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巷。现巷内窄的地方宽仅米许。但是它却小有名气,甚至比一些大街宽巷更出名。


墨池巷之所以出名,是因为巷内原来有个墨池。相传晋代郭璞避居夷陵,注《尔雅》时,曾洗墨于此。此说似不可信。郭璞的旧居尔雅台距洗墨池,相去不止一里。在彼著书,缘何要来此洗墨?确实令人费解。至于宋代苏轼、黄庭坚二位书法大家曾于此学书,经常在池中洗笔,致使池水墨黑,于史于传,于情于理,倒都是讲得通的。郭景纯也好,苏、黄亦罢,传说中的事情,现在都已经无法再去考证。但是,有一点却是共同的,前辈名贤勤奋苦学、坚韧不拔的毅力,永远是后世的楷模。徜徉于墨池巷中,我们自然会 想起一句有名的格言: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”


明弘治七年(公元1494年),夷陵州牧陈宣在洗墨池上建亭,题曰“墨池书 屋”。清康熙年间,彝陵知州宗思圣创建“墨池书院”。乾隆年间又数度修葺,“浚引池沟”,在墨池“周遭砌石条如式”.而到了道光年间,墨池书院已具有相当的规模,“郡诸生会课于墨池”是当时东湖县著称名的胜迹之一。


【墨池巷老照片】




【如今的墨池巷】





发表于2016-07-20

献福路


献福路的形成历史较久。清朝时此路段称东府街,西段为大“十字”街。民国初,宜昌县政府住于此地,既得“县府路”之名。据传1945年国民党县政府在高等法院宜昌分院内,给蒋介石祝寿,这样,“县府路”才改名为“献福路”。


【如今的献福路】

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

上一页|1|2|3|下一页
/3页